黄金城官方网站 - gcgc8黄金城手机版
学生天地
首页» 学生天地» 学生活动» 【暑期三下乡】 西农学子走进卫坡村:感受传统、歌颂博大中华文化
 

【暑期三下乡】 西农学子走进卫坡村:感受传统、歌颂博大中华文化

经管学院赴孟津县卫坡村调研团

来源:经管学院   作者:文/何思雨 图/何思雨   发布日期:2018-08-19     浏览次数:

     

【“三下乡”系列报道简介】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共青团改革方案为指引,积极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进一步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学以致用,以优秀实践成果和最美青春梦想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我校2018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我院报名参加暑期“三下乡”的学生队伍共计79支,奔赴祖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队将通过新闻稿、访谈记录稿等形式进行全程宣传。

8月18日,我们一行人来到河南洛阳一个美丽乡村——卫坡村,了解其文化底蕴,感悟其发展之美。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河南洛阳盛产牡丹,而牡丹又是中国的国花,其寓意不可小觑。我们刚进入卫坡村的时候,就被眼前的场景所吸引,村内的居民制作、编制麻绳,作为嫁接牡丹的工具。在我们固有的思维中,麻绳只不过是有捆绑或者固定的作用,可这里的人们却将麻绳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我们在征得了村民的同意后近距离得进行了观察,可惜的是,现在不是当地嫁接的高峰时期,所以只星星点点得看到了几株,但是却印象深刻。

我们在进入了卫坡村之后,看到了很多关于牡丹的知识和传说,原来卫坡村与魏(卫)紫牡丹有如此亲密的关系。魏紫是牡丹四大名品之一,被称为花后,是由宰相魏仁溥培育而成,欧阳修也曾记载过“魏家花者千叶肉红,出于魏相家”。随着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魏紫牡丹一直流传民间,以顽强的生命力存活下来。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对于牡丹有了全新的认识,又被古代优秀传统文化所折服。

卫氏祠堂,千古流芳

深入到卫坡村中,会发现一个老旧的祠堂,虽然时间很久,但是丝毫改变不了它的庄严肃穆,祠堂的主人是一个年过六旬的老爷爷,手握葫芦丝,在纷乱中找寻属于自己内心的一方安宁。魏老先生向我们讲述了他是魏家祠堂第十三代继承人,先生边为我们讲述历史,边提醒我们勿拍照,他那警醒的神情反映他对家族的守护与信仰,他那激动的言语无不反映他对家族文化的自豪。

魏氏祠堂建于卫氏的兴盛时期,历经数百年,风韵犹存,古朴厚重。透过老先生的话语,我们了解到,清顺治年间,卫氏先祖在此安家置业,开始建造卫氏祖宅,历经数百年。魏氏祠堂最初供奉着先祖的寿木以及乾隆的手书。随着时间的变迁,家族的发展更迭,今供奉了数十代魏氏族人,记录了魏氏家族数百年的传承变化,成为无数卫(魏)氏后代的根。

祠堂的对面就是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魏家坡民居”,因为近些年卫坡村已经被评为“河南省美丽乡村”,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一大批像我们这样的志愿者们,我们在此驻足,感受着从古至今的传统文化的魅力。

卫坡印象,与时俱进

经过几天在卫坡村的调研,我们发现很多建筑已经保留了其原有的风貌,有些已经被再次修整和开发了,比如有些旅游公司已经将一部分建筑改造成旅游度假区之类的,可以供游客们观赏和游玩,这也是卫坡村得以持续发展的一个商机。

我们在村子路上走的时候,发现村子里有专业的蝎子养殖基地,可以对外进行售卖;村子里还有专业的教育机构,但是只有初级的学校,要想得到更好的教育还是需要走出去的;还发现“农村淘宝”,我觉得这是村子发展的一个很有创意的商机,村民负责种植和收获,有中间商进行集中收获,再由中间商销往各地,村民不用再担心无人收购或者收购价格不合心意,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费用,从而带动整个村子的发展,正向循环,与时俱进。

几天调研下来之后,我们虽然身体很疲惫,但是心里很满足,我们了解了卫坡村的传统文化,通过这一小部分的了解,我们可以以小见大,了解中国从古至今的博大文化,我们希望能通过集体的努力,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志愿者集体合影

志愿者观察麻绳制作

志愿者与魏老先生合影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