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城官方网站 - gcgc8黄金城手机版
学生天地
首页» 学生天地» 学生活动» 【暑期三下乡】循香甜糕点 看百年传承
 

【暑期三下乡】循香甜糕点 看百年传承

来源:经管学院   作者:远佳怡/文 远佳怡 刘玉娇图   发布日期:2019-09-09     浏览次数:

     

【“三下乡”系列报道简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引向深入,积极引导我校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民情,培养“一懂两爱”的学科情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贡献青春力量,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我校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我院报名参加暑期“三下乡”的学生队伍共计54支,奔赴祖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队将通过新闻稿、访谈记录稿等形式进行全程宣传。

为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8月3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赴开封城乡过渡区文化调研实践队走近开封,进行文化调研。

香甜糕点飘香千里 传统技艺流传后世

上午,穿梭于古色古香的小巷中,调研队在一家名为“老五福”的店前驻足。走近店内,一股香甜便萦绕鼻尖,久久不散。在得知队伍的来意之后,年轻的店主热情地接纳了队伍,为队伍细致地讲解了“老五福”糕点的“前世今生”。队伍因此得知,“老五福”原名“福盛恒”号,始创于光绪年间,由马有义老先生所创。民国15年(1926年),马运五继承父业,为将祖业发扬光大,马运五将“福盛恒” 更名为“老五福”。“老五福”号,一直以经营“清真”食品为本业,在回、汉族群众中久享盛名。1972年,梁红军先生得到“老五福”制作的真传,1987年他被评为河南省“一级糕点师”。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改制,其他人员陆续转行,梁红军仍勤耕不辍,注册了传统中华老字号“梁红军老五福”商标。

随后,店主热情地向队员们展示了他们精心保存的各式各样的模具。有的模具甚至有长达百余年的历史,这些模具制作精细,每一道纹路都由当年的糕点师傅精心雕刻,因为凝聚了心血,所以制作出来的糕点各个也都样式精美。

老五福糕点有诱人的橙黄、淡雅的奶白、艳丽的玫红、传统的糖色……奶白色的糕点给人质洁、清淡、软嫩的感觉,绿色有明媚、自然、新鲜、清淡的感觉,黄色有清香、鲜美、酥香感,而棕色最具诱发食欲、给人以肥美芳香的感觉。不用说品尝,单是看了这些糕点的颜色,就够让人赏心悦目的了。

提及技艺传承问题,年轻的店主告知各位队员,目前“老五福”糕点的制作虽有传承人,但是依旧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队伍了解到,主要原因在于这项手艺需要潜下心来学习,年轻人大多心浮气躁急于求成,不愿意学习这种“来钱慢”的手艺。

“酒香也怕巷子深” 网络微商助力传统糕点销售

“老五福”糕点在开封久负盛名,所以许多开封本地人常常到“老五福”的实体店购买糕点。随着科技的普及,微商的发展,“老五福”糕点也开始诉诸于网络技术,尝试线上销售。除此之外,队员们结合自身的经历给店主提出了销售建议,主动与开封的大学生社团合作,在大学生中开辟市场,同时可以吸引一批对糕点感兴趣的年轻人,进而能够更好传承“老五福”糕点制作手艺。

在本次调研中,队伍认为,有色、有味、有烟火气息的传统民间技艺即使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化社会也不应该淡出人们的视野。传统技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应仅是一个家族或者三五人的使命。充分利用科技,开拓各种渠道,让这些传统技艺与文化的“香醇”飘出深巷,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传承人向队员介绍传承情况

 

编辑:0     终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