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城官方网站 - gcgc8黄金城手机版
学生天地
首页» 学生天地» 学生活动» 【暑期三下乡】寻迹悠久传统文化 感受浓厚文化氛围
 

【暑期三下乡】寻迹悠久传统文化 感受浓厚文化氛围

来源:经管学院    作者:远佳怡/文 远佳怡 刘玉娇/图   发布日期:2019-09-09     浏览次数:

     

【“三下乡”系列报道简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引向深入,积极引导我校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民情,培养“一懂两爱”的学科情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贡献青春力量,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我校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我院报名参加暑期“三下乡”的学生队伍共计54支,奔赴祖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队将通过新闻稿、访谈记录稿等形式进行全程宣传。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定文化自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赴开封城乡过渡区文化调研实践队走进开封城乡,参观非遗文化馆,了解非遗文化。

参观壹脉博物馆

8月27日上午,小队一行人前去参观了开封市壹脉博物馆,在这里一行人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展品,其中最令队员们震撼的要数木版画与汴秀。

木版画不仅历史久,数量大,而且形式多样。在近代印刷术兴起之前,它是唯一可藉雕版印刷大量复制的艺术传播形式。然而伴随着近现代印刷术的发展,木版画的社会职能明显地缩小了,但它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仍以其特有的魅力流传于世。在非遗文化馆工作人员的介绍下,队员们了解了木版画的发展和工艺流程,在感叹与近现代印刷术发展之快的同时,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汴绣也称宋绣,起源于宋都开封。早在宋代,刺绣在京城开封十分兴盛,当时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绣坊。在非遗文化馆里,队员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精美的汴秀,汴秀不同于人们生活中针法较为单一的十字绣,在经过几代人的创新后汴秀手艺人在传统的以平针为主的技艺之上,又创新了散针、乱针、滚针、水纹蒙针等几十种针法。多种针法的交替使用,不仅能把阴阳远近一一表现出来,而且表现内容丰富,富有立体感。

拜访二夹弦技艺传承人田爱云奶奶

次日上午,队员们拜访了二夹弦技艺传承人田爱云奶奶。田爱云奶奶给队员们讲述了她坎坷的一生。1941年,田爱云出生在山东省菏泽市安兴镇。一岁多时她的父亲不幸去世,她和母亲相依为命,以要饭、捡柴为生。在苦涩、艰辛的童年,戏曲成了这个世界带给她的唯一的温暖和亮色。她十分喜爱戏曲,上学时她曾连续多天逃学去听戏,老师找到表哥告状,田爱云哭着承认了逃学去听戏的事。或许是田爱云命中注定与二夹弦有缘,表哥让她去学戏。就这样,田爱云与二夹弦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二夹弦曾兴盛一时,但近些年却是不断消逝,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听二夹弦,而年轻的一代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二夹弦,这让田爱云十分痛心。2002年,年逾花甲的田爱云说服家人卖掉房产、拿出积蓄、筹借资金,放弃安逸的生活,白手起家创办了二夹弦戏校,招来学员,请来艺人,倾其所学传授二夹弦技艺。

"尽管办校困难重重,但是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爱这个剧种,为了这些孩子,我要把我全部的精力献给这个剧种直到我死去……"老人眼里含着泪花向队员们说着。

经过一天的调研,队员们对于正在慢慢淡出人们视线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何去何从有了更深的思考。

队员们在三十七号院门口的合影

编辑:0     终审:0